你是由于海报才看的电影吧?屋顶秧田工装
来源: 发表时间:2018-05-21 01:09:25
提到德国电影,很多人会想到弗里茨€€朗、维姆€€文德斯、沃尔福冈€€施多德等等电影大师,但有1个人与他们关系匪浅却又常常被人遗忘,他就是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平面设计师、插画家Hans Hillmann。
1. Hans Hillmann为自己设计的海报。
2. 2007年,Hans Hillmann的海报展览。
诞生于1925年的Hans Hillmann经历了德国电影的第1个黄金时期,这1年帕布斯特的德国街头电影代表作《悲情花街》(Die Freudlose Gasse)上映、茂瑙刚刚开始投入到《浮士德》(Faust - Eine deutsche Volkssage)的创作中,而埃米尔€€雅宁斯则主演了他步入影坛后的第1部名作《杂耍班》(Varieté)。
《悲情花街》,导演:Georg Wilhelm Pabst
《浮士德》,导演:F.W. Murnau
《杂耍班》,导演:Ewald André Dupont,主演埃米尔€€雅宁斯是第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好男主角。
50年代中期的西德人常常可以在法兰克福或卡塞尔的电影院门口看见1位年轻的设计师孤独地坐在3脚架旁边专心致志地用禄来相机记录电影画面,此时的Hans Hillmann刚刚从卡塞尔艺术学校毕业,开始为一样初出茅庐的新电影艺术公司(Neue Filmkunst)制作电影海报。这1次,他不但经历了德国电影的第2个黄金时期:新电影时期,而且深入地参与到这个大张旗鼓的浪潮中。与此同时,现代意义上的电影海报也才刚刚兴起。
Hans Hillmann Rétrospective, designed by Esther Roche.
1953年至1974年期间,他设计了大约130多幅电影海报,其中包括黑泽明的《7武士》、罗伯特€€布列松的《扒手》等。他不但成功地避开了纳粹时期激进的设计语言,同时还谢绝了战后德国经济奇迹年代那种无忧无虑的、喧闹的设计风格,而是从20年代的立体派、表现派、未来派等各种流派中取得灵感,构成了自己唯一无2的设计风格,也开启了新式电影海报设计的潮流。如今,当你走在德国的街头阅读任何1张电影海报时,或多或少都会看到Hans Hillmann的影子,他对这个行业的影响如此深远,以致于这类大胆的、极简主义的风格成为电影海报的新标准。
Hans Hillmann为黑泽明的电影《7武士》(The Seven Samurai, 1954)制作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海报,应用抽象派的绘画方式展现了影片中扣人心弦的厮杀场面。
Hans Hillmann为罗伯特€€布列松年的电影《扒手》(Pickpocket, 1966)制作了他的第1个摄影海报,他亲身拍摄下自己的手不安地伸出衣服的黑白画面。
起初他采取了图形化的表现手法,抽象的线条和纯洁的色块也是当时现代主义设计的趋势。多才多艺的Hillmann很快就在众多设计师中脱颖而出,并且遭到当时许多著名导演的青睐,诸如路易€€布努艾尔、谢尔盖€€爱森斯坦、黑泽明、英格玛€€伯格曼等。他为谢尔盖€€埃森斯坦的《战舰波特金》设计的海报与电影1样同样成为国际公认的经典之作,如今被收藏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当中。
Hans Hillmann为谢尔盖€€埃森斯坦的电影《战舰波特金》(The Battleship Potemkin,1966)制作的海报,这是他最极简主义风格的作品之1,影片和海报都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从60年代开始,Hillmann遭到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和电影蒙太奇手法的影响,开始尝试用摄影作为元素,显现出超现实的视觉效果。他不断地从电影的内容中进行探索,将电影的语言融入到设计中,然后选择最适合的视觉概念,将电影主题以1种复杂而使人印象深入的方式展现出来,乃至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电影的主题。1962年,他第1次在巴黎国际海报设计展(InternationalPoster Exhibition)上取得Toulouse-Lautrec奖,以后又参加了每5年举行1次的世界级当代艺术大展、第3届卡塞尔文献展。
L:马赛尔€€卡尔内的《雾码头》(Le Quai des brumes, 1938)
R: 让-吕克€€戈达尔的《男性,女性》(MasculinFéminin, 1966)
L:让-吕克€€戈达尔的《女人就是女人》(Une femme est une femme,1961)
R:爱德嘉€€莱兹的《凯迪拉克》(Cardillac,1969)
L:路易斯€€布努埃尔的《犯法生涯》(The Criminal Life of Archibaldo de la Cruz,1955)
R:路易€€马勒的《鬼火》(Le Feu follet,1963)
L:英格玛€€伯格曼的《小丑之夜》(Sawdust and Tinsel,1956)
R: 沃尔克€€施隆多夫的《科姆巴赫的穷人们突然发了财》(The Sudden Wealth of the Poor People of Kombach)
Hans Hillmann1生始终保持着不让步的精神,正如那个时期的电影1样,激进而充满灵气。他的海报永久不会像商业海报那样逢迎观众,而是试图找到1个能够凝聚整部电影的形象或构图,在为沃尔克€€施隆多夫的《科姆巴赫的穷人们突然发了财》设计海报时,他把所有的角色放进了1个代表独裁政权的靴子里,这类昏暗的画面和隐喻1度让导演担心观众没法接受。
Hans Hillmann为路易斯€€布努埃尔的《犯法生涯》设计的封面和封底。
L:马克斯€€奥菲尔斯的《情变》(Leibelei,1933)
R: 让-吕克€€戈达尔的《为所欲为》(Viv连体衣裁剪图工作服re sa vie,1962)
他习惯笔不离手,以便随时随地信手记录下自己的创意。这些海报突破了当时德国以“功能主义”、“理性主义”为主流的设计秩序,用更加人性化、前卫的风格,组合各种差异化的物体来到达出其不意的视觉实验室工作服订做转达效果。让-吕克€€戈达尔、费德里科€€费里尼、路易斯€€布努埃尔都曾钦点他为自己设计电影海报。他还与德国著名的女性摄影师AbisagTüllmann合作,设计的海报作品斩获无数国际奖项。同时还以平面设计师的身份为《FAZ Magazine》、《twen》、《20ans》、《TRANSATLANTIK》等杂志社工作。
Hans Hillmann随笔划下的手稿。
Hans Hillmann担负《twen》杂志平面设计师时的杂志内页。
1959年开始,他回到卡塞尔艺术学校,与导师、20世纪的设计先驱Hans Leistikow1起创办了欧洲最富盛名的卡塞尔艺术学校的广告系,培养出国际上最富盛名的设计大师冈特€€兰堡、弗里德€€格利特等人。日本平面设计协会主席福田繁雄称他为“最尊重的老师”,平面创意大师霍尔戈€€马蒂斯(Holger Matthies)也曾称赞他说“从未见过如此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他在卡塞尔艺术学校任教30年,1直到1989年(64岁)退休为止。2014年5月他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去世,享年88岁。
Hans Hillmann1生经历了德国电影最为光辉的时期,他的设计即便今天看来依然充满了激进的思考和细腻的想象力。我们还甄选了20张电影海报,与大家1起窥测Hans Hillmann丰富的灵感世界。
恩斯特€€刘别谦的《你逃我也逃》(To Be or Not to Be,1942)
让€€谷克多《可怕的父母》(Les Parents Terribles,1948)
沃尔福冈€€施多德的《生活从明天开始》(Morgen beginnt das Leben ,1949)
黑泽明的《罗生门》(Rashomon,1950)
路易斯€€布努埃的《上升到天堂》(Mexican Bus Ride,1952)
路易斯€€布努埃尔的《花园里的死亡》(Deathin the Garden ,1956)
英格玛€€伯格曼的《野草莓》(Wild Strawberries,1957)
Hans Hillmann为约翰€€卡索维茨的电影《阴影》(Schatten Shadows,1959)设计的海报,这是他的海报第1次在英国展现。
弗谢沃罗德€€普多夫金的《亚洲风暴》(Storm over Asia,1961)
托尼€€理查森的《长跑者的孤独》(The Loneliness of the Long Distance Runner,1962)
奥森€€威尔斯的《审判》(The Trial,1962)
费德里科€€费里尼的《游荡儿》(I Vitelloni,1962)
克里夫€€多纳的《看守者》(The Caretaker,1963)
亚历山东大学€€麦肯德里克的《白衣男子》(The Man in the White Suit,1964)
雷内€€克莱尔的《明天产生的事》(It Happened Tomorrow,1965)
路易斯€€布努埃尔的《白天美人》(Belle De Jour,1967)
勒内€€阿利奥的《皮埃尔和保罗》(Pierre and Paul,1969)
克劳德€€夏布洛尔的《不忠》(The Unfaithful Wife,1969)
威廉姆€€克莱因的《自由先生》(Mr. Freedom,1969)
巴斯特€€基顿 / 克莱德€€布鲁克曼的《将军号》(The街拍少妇工作服 General,1969)
赛尔乔€€莱翁内的《荒野大镖客》(A Fistful of Dollars,1971)
Text&editor车晟
Intern郭雪莹
designer Dongyan
photo €€Hans Hillmann
VISION Magazine
我们就是1本杂志